不予執行申請被裁定駁回可否再次申請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不予執行申請被人民法院裁定駁回后,同一被執行人再次向法院提出申請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公證債權文書執行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十四條?被執行人認為公證債權文書存在本規定第十二條第一款規定的多個不予執行事由的,應當在不予執行案件審查期間一并提出。
不予執行申請被裁定駁回后,同一被執行人再次提出申請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有證據證明不予執行事由在不予執行申請被裁定駁回后知道的,可以在執行程序終結前提出。
人民法院不予執行的情形
第一,當事人在合同中沒有訂立仲裁條款或者事后沒有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的。也就是說,仲裁以合同當事人的協議為前提。如果當事人在合同中沒有訂立仲裁條款,事后也無書面的仲裁協議,仲裁就沒有根據,仲裁機構即使作出裁決,人民法院也不予執行。
第二,裁決的事項不屬于仲裁協議的范圍或者仲裁機構無權仲裁的。仲裁機構應當依照仲裁法規的規定和當事人仲裁協議的約定進行仲裁,其裁決才能有效。仲裁機構的裁決事項如果超出了當事人仲裁協議的范圍,或者仲裁的事項不屬于仲裁機構受案范圍的,屬于超越職權的行為。因此,即使仲裁機構作了裁決,法院也不能執行。第三,仲裁組織和仲裁程序是仲裁工作正常進行的重要保證,應當依照有關規定進行。如果仲裁員與本案有關聯,依法應當回避而未回避,或者對當事人未經過合法通知而予以缺席仲裁等,其作出的裁決不發生效力,因而人民法院可不執行該項裁決。
第四,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不足的。
第五,適用法律有錯誤的。仲裁裁決必須依法進行,必須正確適用法律。
第六,仲裁員在仲裁該案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決行為的。仲裁員必須廉潔奉公,依法裁決,如果在仲裁案件中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決的行為,則是違法犯罪的行為,所作裁決必然是錯誤的,人民法院理所當然亦不予執行。
第七,在涉外仲裁中,被申請執行人沒有得到指定的仲裁員或者進行仲裁程序的通知,或者由于其他不屬于被申請人負責的原因未能陳述意見。如果被申請執行人沒有得到指定仲裁員或者進行仲裁程序的通知,或者遭到了不可抗拒的事由未能到庭陳述的,該仲裁裁決不能執行。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不予執行申請被人民法院裁定駁回后,同一被執行人再次向法院提出申請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一品知識產權網站提供商標注冊、商標免費查詢,版權登記,iso三體系認證輔導,知識產權貫標輔導,方便快捷,專業可靠。保護品牌權益,助力品牌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