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的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正再逐年加強。
(圖片來源于國家知識產權網)
據國家知識產權局4月24日發布的調查結果顯示,2019年,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總體得分為78.98分,較2018年提升2.10分,較本項調查啟動之初的2012年提高了15.29分,滿意度大幅提升。
而作為連續多年登上政府工作報告的知識產權,今年更是成為了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們關注的焦點。
人大代表呼吁加大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力度
全國人大代表覃鴻的報告中提出,進一步加大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力度,嚴懲侵權行為,傳遞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威懾力和震撼力,對重大發明創造要落實有效保護。進一步加強司法公開,選取典型案件進行網上庭審直播,提高審判工作透明度,讓人民群眾切身感受審判過程,提高司法公信力。同時,要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宣傳力度,深入企業開展法律保護咨詢活動,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知識產權宣傳活動,激發社會公眾對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工作的關注,促使全民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意識。
此外,隨著廣西與東盟各國、粵港澳大灣區經濟不斷融合,廣西法院審理的涉外涉港澳臺知識產權案件數量呈逐年上升趨勢。因此覃鴻建議堅持依法平等保護原則,努力營造良好的國際化營商環境;構建法院與海關、市場監管、版權等部門的協調機制,促進知識產權矛盾糾紛的高效化解。
侵權成本或將提高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提高科技創新支撐能力”“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對“知識產權保護”。
全國政協委員陳志列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因為保護知識產權在科技創新中的推動作用是巨大的,只有把保護知識產權落到實處,才能讓科技工作者放下包袱、吃上“定心丸”,愿意全身心投入,把自己的智慧都拿出來助力科技發展。
陳志列委員說,侵犯知識產權嚴重擾亂市場秩序,導致山寨擊垮品牌的現象經常發生,直接打擊了知識產權企業的發明創造熱情,阻礙了技術創新、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目前法律只給出最高5倍的懲罰性賠償條款,這個上限太低,相對于侵權收益,根本不足以形成威懾。”陳志列委員建議,至少把對知識產權侵權的懲罰成本上限提高到20倍。
全國人大代表史浩飛也建議,降低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的入刑標準,由原來的“非法經營數額在五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三萬元以上的;假冒兩種以上注冊商標,非法經營數額在三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二萬元以上的;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入刑標準降低為“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數量在1000件以上,且非法經營數額在3萬元以上不滿15萬元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2萬元以上不滿10萬元”。
一品知識產權提醒您,企業想要長期發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不僅要學會保護自身合法權益不受侵犯,也要注意避免侵犯他人的合法權益,只有建立科學規范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才能保護和提升企業的品牌和知名度。
一品知識知識產權網,國內領先的知識產權服務平臺,累計為超3萬客戶提供超10萬次知識產權服務,服務涵蓋的商標注冊、專利申請、貫標輔導、服務認證、三體系認證服務。
注:本文部分素材來源于澎湃新聞,中國市場監管報。本公眾號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本號采用的非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和版權者聯系,若有不妥,請聯系告知修改或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