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烈的陽光下,屏幕也不會反光,色彩飽和度高,畫面顯示活靈活現,并且耗電量小,待機時間比傳統產品長一倍——本月末,這樣一款不用玻璃的LED顯示屏手表,將在位于璧山的重慶康佳光電技術研究院面世。
成立不到一年,這家研究院創新成果接連不斷。三個月前推出的3.25寸Micro LED顯示屏,為全球首個最小間距Micro LED顯示屏;兩個月前推出的采用倒裝工藝的超小尺寸芯片,為目前業界量產最小芯片的1/4。目前研究院申請了200余項專利,其中超過三分之一為國際專利。
創新科研成果“高產”,璧山這家研究院是怎么做到的,背后有啥“高招”?
“很大程度上得力于璧山區對于創新的扶持。”重慶康佳光電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桂萍說。
“乘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東風,對于處在科學城規劃范圍之內的璧山而言,打造高新技術產業集群生成示范區,發展機遇千載難逢?!辫瞪絽^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
順勢而為,璧山提出構建“1+3+N”科技創新體系的發展目標,“1”即打造大學城創新生態區,“3”即建好3種不同類型的科技創新平臺,“N”即推動若干企業自主創新。這其中,作為技術產業化核心樞紐和“推進器”的轉化平臺是關鍵。
深圳康佳電子在璧山建設的上述研究院,屬于企業級轉化平臺。去年,璧山區以5億元現金入股的方式,與在半導體顯示領域一馬當先的康佳,合資成立研究院。經過合力孵化,康佳既有的多項成果很快開花結果。
除了企業級,另外兩種轉化平臺均由政府主導搭建。其一是重慶高新技術產業研究院。“科研成果最初體現于論文或實驗室數據,高校自己去轉化困難重重。我們抓住比鄰大學城的區位優勢,搭建專門平臺,用專業化的轉化機制去尋找、篩選那些有商業價值的成果,再依次走完項目評估——模擬估值——模擬公司運作——技術中試——注冊科技公司——設計股權架構和分配模式等全流程,從而真正讓科研成果變成現實生產力?!辫瞪絽^科技局負責人表示。
在科學的轉化機制促動下,重慶高新技術產業研究院目前已經實現對碳化硅功率器件、無線電能傳輸技術、智能電氣設備等3個項目的研究轉化,孵化產生了3個科技目標公司,截至目前已獲得了近8000萬元的市場訂單。
另一種轉化平臺則是直接與大學的科研團隊合作。首個被璧山瞄準的對象是重慶大學,雙方將共建重慶大學璧山先進技術研究院。“攜手將成熟的科研成果進行轉化,獲得利潤再反饋于雙方日常經營,均可逐步過渡到自我造血,達到互利共贏、良性循環?!辫瞪絽^科技局負責人說,目前已篩選出30個科研實力強勁、持有核心技術科研團隊第一批入駐,這些團隊掌握著近100余個先進科研成果,其中相當數量的科研成果已處于中試階段,現正在進行對接論證工作。
3種類型的轉化平臺,讓科研成果更快落實并實現就地孵化,一批高科技企業應運而生。目前,璧山擁有科技型企業475家,高新技術企業172家,高新技術企業產值占比達到45%。
一品知識產權網站提供商標注冊、商標免費查詢,版權登記,專利申請,iso三體系認證輔導,知識產權貫標輔導,方便快捷,專業可靠。保護品牌權益,助力品牌營銷
特別提醒聲明: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