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業費用是指企業發生的與日常活動不直接相關的損失。營業費用能否稅前扣除,需要根據具體業務來判斷。
哪些非營業費用可以稅前扣除?
營業費用主要包括固定資產盤虧、固定資產處置凈虧損、非常損失、罰款費用、資產評估減值、債務重組損失、捐贈費用等。一般來說,企業正常經營發生的損失在抵減賠款和保險后的余額,可以稅前扣除。
可從營業費用中扣除的項目:
固定資產短缺:資產盤點中發生的固定資產短缺。
處置固定資產凈虧損:處置固定資產凈虧損。
出售無形資產產生的損失:處置無形資產產生的凈虧損。
債務重組損失:根據國家統一會計制度確認的債務重組損失。
對于法定資產損失,企業可以向稅務局提交資料確認資產損失,并在會計核算中進行損失處理的年度扣除。
捐贈支出:企業捐贈的各種資產價值,可按利潤的12%上限扣除。
營業費用中常見的不可扣除項目:
(1)贊助支出。《企業所得稅法》規定,贊助費用不得扣除。贊助支出是指與生產經營活動無關的各種非廣告支出。
(二)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罰款和滯納金。《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辦法》規定,因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繳納的罰款、滯納金,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不得扣除。
更多建議:與營業外支出相關的會計分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