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標侵權有哪些形式?
1.侵犯商標專用權是指未經商標注冊人許可,在同一種或者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
這種侵權行為可以分為以下四種類型:
(一)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
(二)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他人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
(3)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
(4)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他人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
2.未經商標注冊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五十七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
(一)未經商標注冊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或者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容易造成混淆的;
(二)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
偽造或者擅自制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或者擅自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的;
3.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變更其注冊商標,并將變更商標的商品重新投放市場的;
第六條故意為他人侵犯商標專用權提供便利,幫助他人侵犯商標專用權,給他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二,在商標侵權的情況下,應該通過什么渠道維權?
1.雙方協商。
根據《商標法》第六十條規定,侵權人侵犯商標所有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當事人可以通過協商解決由此產生的糾紛。商標所有人可以要求侵權人立即停止侵權行為,銷毀侵權商標標識等。
2.網絡渠道維權。
網購消費已經成為當今社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與此同時,伴隨著網購熱潮,假冒偽劣產品日益出現,導致網購平臺因賣假貨而飽受詬病。
為此,平臺服務商努力加強對平臺的監管,并建立了知識產權保護和維權的渠道。權利人在網絡平臺發現侵權后,可以根據平臺建立的維權渠道進行投訴。平臺一旦核實侵權成立,會主動刪除舉報人投訴的產品,從源頭上杜絕侵權行為。
3.工商投訴和舉報。
各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要查處商標侵權行為。商標所有人發現侵權后,可以向侵權人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投訴,責令其停止侵權行為。被告不履行義務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4.法庭訴訟。
它是商標侵權行為發生后,商標所有人采取的最后一項救濟措施。其主要目的是防止侵權行為的發生,其目的是解決商標權人因侵權而遭受的經濟損失和維權費用的經濟補償。
對于企業來說,商標維權意義重大而深遠。企業應做好商標維權工作,維護自身品牌形象,促進企業健康發展。